doc文档 2020届山西运城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教师版)

试卷试题 > 高中历史 > 高三 > 文档预览
11 页 579 浏览 15 收藏 4.9分

摘要:运城市2020年高三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2.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A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属于材料中的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C选项排除;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选项排除。3.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0-05-14 23:19:46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运城市2020年高三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2.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 这一生产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3.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
    4.9 分 6 页 | 535.50 KB
  •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1.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 这表明西周的刑法体制A.贯彻“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B.推动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C.服务于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D.确保宗法原则得以贯彻落实【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西周建立后一方面减轻刑罚,体现了其缓和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对于违背西周统治基础宗法制的“不孝不友”的行为,仍然严加惩处。
    4.7 分 13 页 | 67.50 KB
  •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1. .决定了国家制度的设计【答案】B【解析】【详解】夏“事鬼神”、“近人”,殷商“尊神”、“率民”,周“事鬼敬神”、“近人”等反映出夏商周三代之间传承了敬天保民的思想,B项正确;“天命观念逐渐消亡”与三代一直秉承
    4.9 分 13 页 | 240.50 KB
  •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与如图所示历史时期相符合的历史典故是A.周公定礼,以藩屏周B.范蠡徙陶,三致千金C.三家分晋,田氏代齐D.项羽分封,楚汉之争【答案】B【解析】【
    4.6 分 10 页 | 163.00 KB
  • 昆明市2020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
    4.7 分 12 页 | 246.50 KB
  • 2020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1.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一篇简文以虞、夏、商、周为例,论述其礼乐等各方面由朴素走向奢华,导致夏代“海外有不至(朝见、归附)者”,商代“海内有不至者”,周代“海外之诸侯归而不来”。 这一论述反映A.奢靡导致三代灭亡的客观事实B.时人倡导以俭治国的历史认识C.战国理性的政治伦理秩序确立D.先秦地方出现离心离德的倾向【答案】B【解析】【详解】简文认为当时社会存在奢侈之风,而且认为夏商周都存在因奢华导致归附者减少
    4.9 分 13 页 | 956.50 KB
  • NCS2020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这一现象说明汉代A.农耕经济得到发展B.统治者“无为而治”C.君主权力严重衰退D.重农抑商没有落实【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前期,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地主土地买卖、扩大地产的活动增多,使
    4.7 分 12 页 | 455.00 KB
  • 昆明市2020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 战争减少说明姬姓封国己消亡C.战争因礼乐制度得到有效遏制D.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得以避免2.据如表可知东汉时期A.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D.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地区3.宋代出现了一种介于县市和草市之间的镇市 这表明宋代A.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B.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C.市镇出现专业化发展趋势D.城市的经济功能渐趋增强4.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
    4.8 分 6 页 | 196.50 KB
  • 2020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1.考古资料显示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海贝,很多来自渤海至南海域,甚至还有产于印度洋的,一些刻写甲骨文的龟甲也被证实产于南海。 这反映出A.价值认可与跨地域交往相互促进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初步奠定C.我国辽阔疆域版图已经基本奠定D.中心政治权力有效控制较为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商代遗址中出土了来自渤海甚至南海和印度洋的海贝 ,且部分海贝被刻写了甲骨文,说明当时出现了跨区域的交流和价值认可,故A符合题意;商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尚未形成,辽阔疆域版图的也尚未奠定,排除BC;商代地方实行方国,中央政治权力并没有实现广泛的有效控制
    4.8 分 11 页 | 345.00 KB
  • 2020届安徽100所名校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天子在封给诸侯土地和臣民时,要举行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 授土是天子建立一个大社,在封诸侯时凿取一块社土,放在白茅上,赐给受封诸侯,即诸侯受土于周室。 这一现象A.打破了商朝土地国有制度B.彰显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C.有助于国家政权走向严密D.增强了受封者的乡土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诸侯管理的疆土来自周天子的封赐,说明分封制下的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4.9 分 11 页 | 562.50 KB
相关资源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