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试卷试题 > 高中历史 > 高三 > 文档预览
11 页 1411 浏览 17 收藏 4.7分

摘要: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期期末文综考试历史试卷1.《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千里之地里,大部分是已经开垦的熟地,农业比较先进;百里之地里有许多尚未开垦的荒地,农业生产落后。由此可知,西周前期A.王畿之地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物质基础B.诸侯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履行各项义务C.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严格,宗法制度稳固D.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的物质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比起公、侯,天子直接管理的范围即王畿,地广土肥经济先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推行分封制的西周前期,王畿之地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了物质基础,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关礼乐制度,无法推出诸侯按照礼仪规定履行各项义务,B选项错误;宗法制度即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权利在材料里没有体现,C选项错误;西周早期只有天子直辖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能为所有诸侯国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D选项错误。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刻石记功,其中的一段刻文曰:“六王专倍,贪庆傲猛。率众自强,暴虐姿行……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秧。义威诛之,殇熄暴悖,乱贼灭亡。”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A.有统一全国的雄心B.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C.平定六国的合理性D.对六国残余有所防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六王“专”、“贪”、“暴虐恣行”、导致内忧外患,而消灭六王是“义”、“诛”,灭“乱贼”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平定六国的合理性,C选项正确;统一全国的雄心和六国残余等内容,在该段刻文中没有体现,AD两项错误,不满六国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0-05-14 23:28:14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期期末文综考试历史试卷1.《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王畿之地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物质基础B.诸侯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履行各项义务C.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严格,宗法制度稳固D.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的物质基础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刻石记功,其中的一段刻文曰 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A.有统一全国的雄心B.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C.平定六国的合理性D.对六国残余有所防范3.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龙泉青瓷以它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
    4.7 分 6 页 | 46.50 KB
  • 2020衡水高三3月线上测试文综历史卷1.周克商后,安抚股商遗民,同时任用各地才俊。 这一做法A.实现了对诸部族直接有效控制B.有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观C.确立了周天子的封建专制王权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周王室通过任用各地人才,从而表达天下为公的思想, 上述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A.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B.缩小了中央选官范围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导致了门阀士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按人口数量、按比例推举,从而进一步充实了封建统治机构官
    4.8 分 10 页 | 100.00 KB
  •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与如图所示历史时期相符合的历史典故是A.周公定礼,以藩屏周B.范蠡徙陶,三致千金C.三家分晋,田氏代齐D.项羽分封,楚汉之争【答案】B【解析】【 2.读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儒家思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主流B.古代对男女有着不同的培养要求C.依据儿童年龄规定学习主要内容D.礼乐制度是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 【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
    4.6 分 10 页 | 163.00 KB
  • 通过这一“分”“合”,西周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分封制“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则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传统的社会观念已被颠覆C.百家争鸣具有了新的内涵B.科举选官制的萌芽D.儒家学说的官方化【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政府出面组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儒学教育亦即国家教育体制,儒学与选士制度结合起来
    4.8 分 10 页 | 195.00 KB
  • 2020届安徽100所名校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天子在封给诸侯土地和臣民时,要举行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 这一现象A.打破了商朝土地国有制度B.彰显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C.有助于国家政权走向严密D.增强了受封者的乡土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诸侯管理的疆土来自周天子的封赐,说明分封制下的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孝文时颇征用(儒者),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4.9 分 11 页 | 562.50 KB
  • 2020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1.考古资料显示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海贝,很多来自渤海至南海域,甚至还有产于印度洋的,一些刻写甲骨文的龟甲也被证实产于南海。 这反映出A.价值认可与跨地域交往相互促进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初步奠定C.我国辽阔疆域版图已经基本奠定D.中心政治权力有效控制较为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商代遗址中出土了来自渤海甚至南海和印度洋的海贝 ,且部分海贝被刻写了甲骨文,说明当时出现了跨区域的交流和价值认可,故A符合题意;商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尚未形成,辽阔疆域版图的也尚未奠定,排除BC;商代地方实行方国,中央政治权力并没有实现广泛的有效控制
    4.8 分 11 页 | 345.00 KB
  • 2020届河南省4月高三第三次在线网上联考文综历史一、选择题1.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 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接见孙林父的原因是因为其是“先君之宗卿之嗣 这一现象说明A.汉代医学成就集中于汉初B.神仙信仰影响汉代医学的兴衰C.汉武帝假弃道家黄老学说D.中国古代医药学注重理论总结【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热消退则医学成就高,而
    4.6 分 10 页 | 115.00 KB
  • 运城市2020年高三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 这一生产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9 分 11 页 | 549.00 KB
  • 贵州省2020届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1.《史记》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据此可知,司马迁A.主张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B.强调华夏族的统领地位C.认识到宗法制影响力较大D.倡导华夷同源的历史观【答案】D【解析】【详解】司马迁认为匈奴、越、秦、楚等都属于黄帝后裔,体现了华夷同源的历史观 其目的是A.提高依法办事的行政效率B.建构与维护统治秩序C.建立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D.解决官员的腐败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采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
    4.7 分 11 页 | 242.00 KB
  • 广西名校2020届高三联考试题文科综合1.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 这反映出A.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B.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C.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D.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周朝的“郊庙之礼”不再专为朝廷服务,而影响着民间,体现出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该制度文化存在的主要意义是A.推动了男女平等观念的逐步形成B.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解决了传统家庭内部复杂的矛盾D.促进了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分家现象
    4.9 分 11 页 | 120.50 KB
相关资源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