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2020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教师版)

试卷试题 > 高中历史 > 高三 > 文档预览
10 页 626 浏览 8 收藏 4.9分

摘要: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B.商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C.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D.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众参与商业活动现象,并产生民间大富商,反映了西周“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D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商人社会地位较高,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新兴阶级并非商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排除C项。故选D。2.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说明两汉时期A.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B.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D.政府决策渐趋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自西汉起以低等级官员组成的尚书令机构参与核心机要事务,至东汉时品级较低的尚书台仍掌握重要职权,国家中枢权力向尚书台倾斜,反映了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故A项符合题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行政机构,并非形同虚设,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汉代中央机构的权力制约,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决策权的集中趋势,排除D项。3."仁”是儒家追求的道德至高境界,孔子提出“克已复礼为仁”,程颢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认为人只有把万事万物之理与自身合而为一,才能真正体会到“万物一体”的仁者之乐。据此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0-05-14 23:31:10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 据此可知,程颢A.否定了孔子对仁的认知B.追求宇宙秩序与道德规范的统一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继承了汉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4.明清时期.江南的苏州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基大大提高.达到了“
    4.9 分 6 页 | 40.50 KB
  • 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作为全球雇员数量前十位的企业之一。
    4.9 分 11 页 | 739.00 KB
  • 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作为全球雇员数量前十位的企业之一。
    4.9 分 7 页 | 727.50 KB
  • 2020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1.考古资料显示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海贝,很多来自渤海至南海域,甚至还有产于印度洋的,一些刻写甲骨文的龟甲也被证实产于南海。 这反映出A.价值认可与跨地域交往相互促进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初步奠定C.我国辽阔疆域版图已经基本奠定D.中心政治权力有效控制较为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商代遗址中出土了来自渤海甚至南海和印度洋的海贝 ,且部分海贝被刻写了甲骨文,说明当时出现了跨区域的交流和价值认可,故A符合题意;商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尚未形成,辽阔疆域版图的也尚未奠定,排除BC;商代地方实行方国,中央政治权力并没有实现广泛的有效控制
    4.8 分 11 页 | 345.00 KB
  • 2020届河南省4月高三第三次在线网上联考文综历史一、选择题1.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 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接见孙林父的原因是因为其是“先君之宗卿之嗣
    4.6 分 10 页 | 115.00 KB
  • 2020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1.考古资料显示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海贝,很多来自渤海至南海域,甚至还有产于印度洋的,一些刻写甲骨文的龟甲也被证实产于南海。 这反映出A.价值认可与跨地域交往相互促进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初步奠定C.我国辽阔疆域版图已经基本奠定D.中心政治权力有效控制较为广泛2.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
    4.9 分 6 页 | 331.00 KB
  •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1.
    4.9 分 13 页 | 240.50 KB
  • 2020届广西桂林、崇左、贺州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1.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一篇简文以虞、夏、商、周为例,论述其礼乐等各方面由朴素走向奢华,导致夏代“海外有不至(朝见、归附)者”,商代“海内有不至者”,周代“海外之诸侯归而不来”。 这一论述反映A.奢靡导致三代灭亡的客观事实B.时人倡导以俭治国的历史认识C.战国理性的政治伦理秩序确立D.先秦地方出现离心离德的倾向【答案】B【解析】【详解】简文认为当时社会存在奢侈之风,而且认为夏商周都存在因奢华导致归附者减少
    4.9 分 13 页 | 956.50 KB
  •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与如图所示历史时期相符合的历史典故是A.周公定礼,以藩屏周B.范蠡徙陶,三致千金C.三家分晋,田氏代齐D.项羽分封,楚汉之争【答案】B【解析】【
    4.6 分 10 页 | 163.00 KB
  • 2020届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4月)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战国时期,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
    4.7 分 10 页 | 55.50 KB
相关资源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